(通訊員:趙亮 範樂樂 汪楚琪)為切實提高研究生黨支部書記的政治素質、履職能力和紀律意識,有效發揮研究生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進一步增強研究生黨支部的戰鬥堡壘作用,4月27日至28日,動科動醫學院組織開展主題為“重訪總書記足迹,弘揚大别山精神”的培訓實踐活動,學院黨委副書記楊冬凱,輔導員陳泊甯、楊程龍和各研究生黨支部書記參加了實踐活動。
實踐團率先來到鄂豫皖蘇區首府烈士陵園,瞻仰革命烈士紀念碑并向革命先烈敬獻花籃,随後參觀了革命烈士紀念堂和陳列廳,場館内介紹展出了鄂豫皖蘇區首府人民的革命鬥争曆程和各個革命鬥争時期的重大曆史事件。在英烈廣場上,英烈牆上镌刻着數萬名英烈的姓名,實踐團在此重溫了入黨誓詞。

實踐團瞻仰鄂豫皖蘇區首府烈士陵園

實踐團在英烈廣場上重溫入黨誓詞
随後,實踐團來到了鄂豫皖蘇區首府革命博物館、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舊址和紅四方面軍總部舊址。漫步在英雄廣場,鮮紅醒目的主題雕塑“紅旗飄飄”赫然矗立在左側的英雄山上,喻示着在大别山區誕生的8支紅軍隊伍和在這塊紅色土地上進行的革命鬥争生生不息。實踐團來到将帥館參觀,将軍勳章绶帶造型的外觀、五角星形狀的屋頂,喻示着将帥們戰功赫赫。館内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了在鄂豫皖蘇區工作和戰鬥過的349位将帥的豐功偉績,著名的革命戰役、事迹和經典場景通過生動逼真的雕塑和布景重演在參觀者眼前。先輩們為革命抛頭顱、灑熱血的精神讓實踐團深受觸動。實踐團還前往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舊址和紅四方面軍總部舊址參觀學習。

實踐團參觀鄂豫皖蘇區将帥府
4月27日晚,中共新縣縣委黨校副校長甘忠誠圍繞大别山革命史為黨性教育出發點,為實踐團上了一堂生動的黨課。課程主要從大别山早期黨組織特點、鄂豫皖蘇區的重要地位和浴血奮戰鄂豫皖三個方面進行講解。他強調,“堅守信念、胸懷全局、團結一心、勇擔先鋒”是大别山精神的内涵,而其中的靈魂就是是信念堅定,這也是共産黨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是共産黨人的政治靈魂,是共産黨人精神上的“鈣”。學院黨委副書記楊冬凱以“學《條例》,知戒懼,守紀律”為主題講授黨紀學習教育專題黨課,他從修訂背景、修訂過程、重要意義和修訂的主要内容四個方面入手,結合師生黨員實際,對《中國共産黨紀律處分條例》進行了深入解讀。他指出,學院研究生黨支部書記要帶頭完成黨紀學習任務,引領支部黨員自覺增強黨性修養,切實發揮先鋒模範作用。

甘忠誠講授專題黨課

楊冬凱講授黨紀學習教育專題黨課

黨課活動現場
4月28日上午,實踐團來到了許世友将軍故裡和田鋪大塆創客小鎮。出生在新縣的許世友将軍是一位傳奇名将:他青年參加革命,轉戰南北,馳騁疆場,屢立奇功;共和國成立後,他被授予上将軍銜。“生為國盡忠,死為母盡孝”是許世友将軍的名言,他的“忠、勇、孝、義”給世人留下了寶貴的的精神财富,被後人廣為傳頌。實踐團沿着習近平總書記的足迹來到田鋪大塆創客小鎮,追尋着新時代美麗鄉村的氣息,當地政府充分發揮傳統村落的生态優勢,以創客為主題進行新型美麗鄉村示範點建設,實現經濟效益與生态環境的協調發展,使實踐團成員更加深刻地體會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價值判斷和生态文明建設的核心思想。

實踐團參觀田鋪大塆創客小鎮
鼓角争鳴已遠去,新時代的大别山精神卻仍有其鮮明的時代價值。通過學習,實踐團成員們紛紛表示不僅要學習“大别山精神”,更要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實踐團成員、2022級預防獸醫學專業碩士研究生王庭陽同志說:參加此次前往河南新縣的實踐培訓活動,使我的理想信念更加堅定,對于黨紀的理解和認識更加深刻。在支部工作中,我會繼續發揮先鋒模範作用,發揚“勇當前鋒”的大别山精神,帶頭做好支部建設工作。
審核:楊冬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