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柴進)12月15日上午,動物遺傳育種系教工黨支部全體黨員和學系其他黨外人士在第一綜合樓B114,開展“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之“堅持開拓創新”專題學習研讨。
首先,黨支部書記左波同志帶領大家學習《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曆史經驗的決議》以及與該決議有關的說明。他談到中國共産黨今天給中國帶來的輝煌成就不是一蹴而就,而是經曆了漫長的探索和不斷總結,才有了今天的輝煌成就。他指出,該決議充分回答了兩個問題,看清楚過去我們為什麼能夠成功;弄明白未來我們怎樣才能繼續成功。通過集中學習,黨員同志們紛紛表示:通過對該決議的深入學習,不但加深了對中國共産黨的認識,而且對今後的學習和工作有更加重要的指導意義。

随後,左波同志對《決議》中有關科技創新論述内容進行了詳細解讀。交流環節中,劉小磊同志認為“種業科技自立自強、種源自主可控”是未來關乎全國人民能否吃得飽吃得好的關鍵所在,國家出台了相關政策,成立了前沿科學中心,我們要利用政策、資源,發揮育種軟件特長,創新育種方法,培育優良品種,為祖國的豬種培育事業提供有力支撐。徐學文同志認為,要在人才培養上,做出變革,教師要通過課堂設計、關愛學生、知識革新等方面讓學生由“被動學”向“主動學”方面轉變,為畜牧業培養更多的梯隊人才。周翔同志認為,我們一定要牢記總書記提出的科技工作者要研究真問題、真研究問題,科研工作要做到“四個面向”。
最後左波同志強調,創新是民族發展的原動力,創新是決定科研人員在一個方向上穩定發展必備條件。科技工作者要堅持創新,同時也要梳理好傳承與創新的關系。還建議大家應該在實驗室文化建設上營造創新的氛圍。其他同志們認為:作為農業科技工作者,在教書育人、動物種業、畜牧科技服務三方面,應該全面總結過去經驗,堅決抛棄一些墨守成規的做法,大膽的去嘗試一些新教育方法、新技術手段、新産業模式,勇于擔當與奉獻,為行業培養一流的後備人才,為中國人端穩肉盤子,為促進畜牧産業興旺發達來積極貢獻自己的力量。(審核: 左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