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宣傳貫徹二十大

當前位置: 首 頁  >  黨群建設  >  黨建工作

【學習二十大】“精讀精講”專題報告——陳煥春院士:聚焦國家重大需求,做好科研工作

發布時間:2023-01-09  作者:金美君 馮文紅 汪楚琪  浏覽次數:

為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1月7日上午,動科動醫學院在第四綜合樓F座一樓報告廳舉行主題為“聚焦國家重大需求,做好科研工作”的專題報告會,中國工程院院士陳煥春受邀作報告,與師生共話科技強國。

報告伊始,陳煥春院士指出,我國農業要持續推動社會經濟發展,應當堅持創新、創造、創業的“三創”理念。他進一步解釋道,通過理論、知識與技術的創新促進新品種、新産品、新材料的創造,推動創辦高新企業、形成新興産業及帶動傳統産業,而創業反過來繼續推動創新。這一理念有助于推動實現經濟高速發展。

“中國富強夢需要通過人才、科技、産業的創新來實現。”陳煥春表示,要實現富強,一是人才立國,注重精英人才、領軍人才的培養與全民族素質的提高,把人口大國轉變成人才大國,将人口紅利轉變成人才紅利;二是科技強國,瞄準國家重大需求和行業“卡脖子”問題,把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并重,從國家需求和解決行業問題出發,去開展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三是産業興國,解決我國産業面臨的科技創新與産品質量問題,努力使我國從制造大國轉變為制造強國。

陳煥春表示,結合黨的二十大報告,要實現到2035年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這一目标,需要将人均GDP提升至2.5-3萬美元。達成目标的關鍵是靠科技創新、提高人才素質、提升培養水平。就農業而言,關鍵是提高人均産出和效率。未來的農業發展必須提高生産效率,提升動物農業占農牧産業的比例。

陳煥春強調,當前我國養殖業面臨“經濟效益低下、食品安全問題突出、環境污染嚴重”三大難題。要破解難題,關鍵要實現科技創新與市場經濟的深度融合,發展現代農業。針對這三大難題,他提出六個方面的創新建議。一是農業生物種業科技創新,将生産性能高、風味好、抗病力強、環境友好、繁殖力強的動物作為目标,做好植物、動物與微生物種業品種改良;二是飼料與肥料資源科技創新,加大種植業與養殖業結合,解決飼料與肥料短缺問題;三是動植物病、蟲、草害防控科技創新,要形成疾病防控系統工程,要持續創新農、獸藥;四是農業機械與智慧農業創新,結合高水平農業機械設備與信息技術,突破智慧農業的瓶頸問題;五是食品加工與技術創新,提高食品加工業研發水平,大力發展食品深加工技術;六是環境修複與生态保護,依靠農業科技創新,增加資源利用。

報告會最後,陳煥春對人才培養工作表達殷切期望。“無論是培養動醫、動科、育種還是營養方向的人才,一定要從國家和社會發展的重大需求及問題出發開展研究。站在社會經濟發展的現狀面前,考慮科研問題。同時,堅持進行學科交叉、想法交叉與理念交叉。

(審核:代金貴)

版權所有:Copyright © yl7703永利(中国)有限公司官网

地址:湖北省武漢市洪山區獅子山1号yl7703永利第四綜合樓

郵箱:myoffice@mail.hzau.edu.cn

電話:027-87282091

郵政編碼:430070

微信公衆号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