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高的個子、瘦瘦的身形、幹練的馬尾,戴着一副黑色圓框眼鏡,再配上溫暖的笑容,yl7703永利、yl7703永利動醫1704班黃鳴翔的身影就這樣一點一點勾勒了出來。
黃鳴翔(學通社記者 韓璐羽 攝)
“我是黃鳴翔,一個執着且堅定的‘趕路人’。”這是她在大學生标兵競選演講中的第一句話,而這句話,是她大學四年的最好注解。
勤學苦行 記錄人生
“四年意味着什麼?”在黃鳴翔眼裡,四年是92本滿滿當當清晰整潔的筆記本,是71門課程的滿績,是連續三年獲得的國獎……“在我看來,整理筆記是一個很好的習慣,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适合自己的記錄筆記的方法,對于我自己來說,一般采取上課記錄加下課整理的模式。再加上我是一個喜歡用筆來記錄的人,所以每做完一本筆記本,我都會有一種特别自豪感與成就感。”那92本筆記本,就是她學習态度的最好證明。
“還有一點我覺得很重要,那就是合理的規劃,它可以讓事情變得更加清晰明了,不會忙得一團亂麻。”黃鳴翔表示她會經常性的做一些周計劃、月計劃,标明近期需要完成的任務,定期複盤,查看自己的完成度來調整計劃。計劃讓她的生活更加的具有條理性。
堅持不懈 實驗人生
大二時,黃鳴翔進入了實驗室,成了天天奔波在教學樓與實驗樓的趕路人。一次創新實驗選修課上的透明标本制作吸引了她的注意。在為期半個學期的實驗課上,黃鳴翔與她的小組執着于巴西紅耳龜幼體骨骼标本的制作,這是一種少有人研究的龜骨骼,現存的資料也不多。在無數次的查找資料、無數次的試驗、還有無數次的失敗後,本以為希望渺茫的嘗試終于成功了。

黃鳴翔(學通社記者 韓璐羽 攝)
為了深入研究與确保試驗的準确性,在結課後,黃鳴翔等人又用了兩到三個月的時間重新制作了新的标本,并查找了更加豐富的資料,進行了更加精細的研究,并将研究成果撰寫成了論文。功夫不負有心人,論文《基于透明标本研究巴西紅耳龜幼體骨骼系統》最終在《中國獸醫雜志》上發表。
“當時幾乎要放棄了,可利用的資料實在是太少了,加上巴西紅耳龜的頭部與尾部都很小,骨骼的計數十分困難,大家都覺得試驗可能要失敗,但還好最終大家都堅持了下來。其實我印象最深的還是在最後審核論文的時候,因為不熟悉專業論文寫法而鬧了個笑話,還因此被老師批評了,改了好多次才最終成稿。”黃鳴翔回想兩年前的自己,仍覺得有些不可思議,但也慶幸自己當時的執着。
知行合一 點亮人生
“願中國青年都擺脫‘冷氣’,有一分熱,發一分光。”這是黃鳴翔最喜歡的一句話,行動上她也是這麼做的。
她不僅專業課表現優異,而且她在“希望之星”英語風采大會上獲得了省級三等獎,還參與了“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同時還是華農的祝鑫工作室視頻部的一員。此外,在各種公益活動中,她的身影也頻頻出現:是軍運會上的“小水杉”,也是馬拉松賽道旁的醫療志願者……

生活中的黃鳴翔(受訪者 供圖)
在黃鳴翔的職業規劃中,動物醫生一直是她的首選,也正是因為這個堅定的目标才讓她如此堅定而執着。假期,她走進了動物醫院,利用專業知識整理彙總寵物常見疾病,向大衆科普人畜共患病和寵物常見疾病的預防和治療。黃鳴翔表示:“當初選擇動物醫學就是因為一直以來都十分喜歡小動物,渴望成為一名寵物醫生。都說熱愛可抵歲月漫長,我對此的熱愛也将陪伴我一直走下去。”
現在作為一名即将畢業的大學生,黃鳴翔也即将開啟一段新的旅程。雖然這次最終沒能入選大學生标兵,但這次獨一無二的經曆承載的是她的自信還有她的執着,永遠充滿着希望。未來就在眼前,“前路雖遙,行則必至。”她在向着夢想進發。
(本文作者系學通社記者 童伊茗 審核人 代金貴)
(轉自南湖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