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就業

招生信息

當前位置: 首 頁  >  招生就業  >  招生信息

【獅山歡樂節】萬餘師生跨年 歡樂遇見未來

發布時間:2020-01-02  作者:  浏覽次數:

核心提示:時光不負,2019即将載入史冊,2020撲面而來。12月31日晚,一場屬于華農師生特有的嘉年華在這裡歡樂呈現。

梧桐修颀而遒勁、水杉向上而挺拔,即便南湖畔的小草,亦迎風傲霜。三面環湖、坐擁青山的華中農大,正在嚴寒中積蓄力量。

從東運動場到倍閱書店、從景園樓到圖書館、從文化廣場到博物館,處處洋溢着歡樂的氛圍、充滿着華農人的浪漫。

時光不負,2019即将載入史冊,2020撲面而來。新年新氣象,華農期待師生融樂、校園創意、生活美好。

204個自發策劃活動、近20000師生參與、持續5個半小時、派發15000餘份獎品,12月31日晚,一場屬于華農師生特有的嘉年華在這裡歡樂呈現。

DJI_0009


溫情獻禮 新年巡遊

放眼全球、胸懷世界,這是華農人的視野和氣度。

在東運動場的中心,一隻直徑10米的地球氣模樹立于此,藍色星球引人注目,宏大場域讓人豁然。

華燈之下,數萬師生歡聚于此,共約跨年。在運動場主席台,LED顯示屏和廣播正直播歡樂節實況。在2020桁架前、在校園熱詞牆邊、在祝福塔旁,師生合影留念。

自19點開始,4組新年遊行隊伍開始歡樂遊行。作為“排頭兵”,工學院的舞獅遊行巡遊方陣熱鬧歡騰,獅身奔騰跳躍,氛圍熱烈氣氛。舞獅隊隊長張佳慧說:“希望未來有更多機會通過表演等形式讓更多同學了解舞獅,了解中國優秀傳統文化。”

舞獅隊進行巡遊表演【學通社記者 歐靜 攝】

遊行中的舞鼓【學通社記者 田益銘 攝】

新年遊行中的笑臉【學通社記者 田益銘 攝】

植物科學技術學院的新年巡遊方陣亮相跑道,隊伍特有标志“油小菜”、19位少數民族特色舞者、20隻新年“鼠”和122名植科院師生吸引着人們的目光。

離退休老同志腰鼓隊也來到歡樂節現場。铿锵有力、節奏明快的敲擊聲響徹運動場,老人們精神矍铄,成為一道靓麗風景線。談及新年期許,老人們直言:“希望能用我們的腰鼓表演傳遞給更多人快樂。”

師生同遊讓來自廣告1902班的邊思楊同學感受很深:“新年巡遊為新的一年注入了力量,師長為我們加油,賦能新年奮鬥!”


激情篝火 師生融樂

2019年最後一天,東運動場早已燃起兩簇熱烈的篝火,點燃了校園師生的熱情。

360度全景開放的場地,讓不少同學接觸到風情獨特的篝火晚會。師生們共同感受篝火的溫暖,傳遞篝火的熱情,釋放自我激情。

DJI_0055

篝火勝景【學通社記者 徐嘉其 攝】

同學與篝火合影【學通社記者 徐嘉其 攝】

師生歡聚在篝火邊【學通社記者 張以奕 攝】

在《芒康鍋莊舞》的節奏中,伴随着柴火“啪啪”的爆裂聲與樂隊歌手們激情四射的樂曲聲,師生跳起了節奏歡快的舞蹈。一首又一首的曲子,一支接一支的舞蹈,師生們手挽手圍成一圈,載歌載舞,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現場成為歡樂的海洋。

48歲的馬叔叔和老伴一起來到參加了篝火晚會,馬叔叔說:“雖然我已經48歲了,但跟年輕人們一起參加篝火晚會,感覺自己又回到了18歲。”

現場的一位同學正在編輯朋友圈:好嗨!這冬夜裡的一團烈火,驅除了嚴冬的寒意,帶來了光明和溫暖。


記憶味蕾 美食天地

“砰!”随着一聲巨響,夾雜着玉米純香,傳統爆米花牽引着師生味蕾。

“這兩位負責制作的老人是專門請過來的。我們希望讓大家回憶兒時味道的同時,也能回憶起這門技藝,讓它更好地傳承下去。”項目策劃人說。

餅幹、水牛奶、創意糕點、年味小吃......歡樂節的美食區人山人海,投标團隊大展身手,濃郁香氣在跨年之夜的歡樂中彌漫。廣東台山的黃冰糖、山東沂蒙山的山楂,迢迢千裡在武漢相會,鮮紅的山楂綿密地裹上一層細膩的糖漿,自然冷卻後是那剔透晶瑩,酸甜可口的冰糖葫蘆。

植物科學技術學院的昆蟲宴成為全場焦點,張牙舞爪的各式昆蟲被烤得外焦裡嫩,體驗的同學說到,滿嘴充滿糯軟和蛋白香,“妙不可言”。

DJI_0045

糖葫蘆攤位前人頭攢動【學通社記者 張以奕 攝】

廟會活動中的美食【學通社記者 段智為 攝】

DSC_5450

“天欲雨雪,能飲一杯無?”生命科學技術學院的自釀啤酒讓同學們流連忘返。據團隊負責人李超介紹,一個月前他們将小麥磨碎、糖化、發酵, 釀造出“華農嫩啤”這一獨特品牌啤酒。“我們的啤酒超乎想象地受歡迎!”李超自豪地說。團隊還别出心裁地将永利校風融入雞尾酒制作,将雞尾酒分為“白衣卿相”“藍田出玉”“紫芝眉宇”三種品牌,分别寓意着學業有成、人才強校與立己達人的美好品質。

展現學科特色的還有“雙水雙綠”糕點和小吃,他們賦予食物以科技含量。

這些食味元素,是兒時記憶的美好複蘇,是學校特色的别樣呈現,是天南海北的舌尖盛宴。在寒冷的冬夜,帶給同學們别樣的熱鬧溫暖。


情懷集市 溫情演繹

作為中國傳統之一的“集市”也頻現亮點。在這裡,師生販賣的不是商品,而是“情懷”。從平日裡快節奏的網上購物之中抽身出來,師生們回歸最原始的“舊物交換”。

除了購物之外,遊玩者還能進行多種多樣的DIY體驗。在壓花小鋪,各種壓花藝術品美不勝收;在植物微景觀售賣區,遊玩者翻土、擺葉、插花,玻璃裡的土壤一瞬成為沃土,長出了一片蔥郁灌木。

同學們挑選着攤點上的小商品【學通社記者 張以奕 攝】

同學們聚精會神地挑選着攤點上的小商品【學通社記者 張以奕 攝】

同學們挑選着小飾品【學通社記者 張以奕 攝】

舊物市場是集市區的一抹亮色。“2020年的第一份小幸運計劃”為這個冬夜增添了一份溫暖人心的力量。組織者收集閑置物品整理成盲盒,在攤位上進行出售,再将最後的盈利額捐獻給山區孩子們。

“我們将盲盒價格定在19.9,寓意着‘離2020還差一點’。售賣所得将為山區孩子建立圖書角。”這是由發起者、捐獻者和參與者一同準備的一份新年大禮。

在集市區,處處可見同學們的奇思妙想和創業情懷。麥田圈創業團隊的李志偉在出售自己的堅果商品,他洋溢熱情:“我剛創業時,想做一款具有華農特色的産品,于是便創立了這個堅果品牌。現在我們的産品不僅在校内銷售,也擴散到了武漢以及周邊的市區。”


遊戲獅山 參與體驗

18個遊戲項目内容各異,诠釋着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的融合,将老師與同學們黏合在一起。

“子彈時間”可謂遊戲區遊中“炫酷科技感”的代表。24台高速攝像機呈弧形擺放在遮擋屏風内,體驗者現在屏風内中央随意做出動作,就可以被相機捕捉到不同角度的照片。教師陳翠蓮與丈夫一同前來,兩人手挽手共同拍照。她說:“看到自己的照片之後感覺很有意思很神奇,讓我覺得自己又變年輕了。”

拔河1【學通社記者 徐嘉其 攝】

拔河的老師【學通社記者 徐嘉其 攝】

與科技感、趕熱潮不同,遊戲區中“投壺”“飛镖”“套圈”也憑借着“懷舊情懷”“童年印象”吸引着衆多師生。工商1903李柯欣從小就喜歡去遊樂場玩“飛镖”,而本次歡樂節讓她“過了把瘾”,她說:“在校園裡和同學一起玩的感覺很不一樣。”

占地最大、熱度最高的當屬學術沙龍“六向拔河”。冠以“學術”之名,因其以教師為主。比賽賽況激烈,每個方向上的參賽師生手戴紅色袖标,讨論着如何降低重心赢得勝利。生科院教師薛紹武是此類活動的“常客”,他說:“我覺得很有意思,也很喜歡這種師生融合的體驗活動。”


情境交融 寓情育人

一個神奇魔法學院,一條條奇妙線索,在博物館碰撞出魔幻火花。依托于《哈利波特》,博物館獻與師生的禮物,便是這奇妙之夜。

前後持續數小時,渴望體驗奇妙之夜的師生早已排起長隊。從階梯上到獅子山廣場,人們手持有“九又四分之三站台”的“車票”作為入場券,與哈利波特一起開啟奇妙之旅。

鋼琴聲在海上奏響,婉轉動人,堅定有力;炮火聲在北平戰場響起,英雄就義,視死如歸。大學生活動中心劇場“新年電影”放映活動吸引師生,《海上鋼琴師》和《解放•終局營救》兩部勵志作品吸引了衆多師生前來觀影。

大家觀看《海上鋼琴師》【學通社記者 趙佳懿 攝】

景園之夜舞蹈 芒種【學通社記者 趙佳懿 攝】

博物館奇妙夜布置【學通社記者 沈雨霏 攝】

來自環工類1901班的邱瑩認為,通過觀影這樣一種特别的方式來跨年,具有不一樣的意義。在辭舊迎新的時刻,重溫經典影片,通過影片所傳遞的溫情與感動,觸摸現實的溫度。

延續多年的“景園之夜”,是一場聯歡,也是一場“情•境育人”,景随曼舞,歌詠韶華,小品相聲,老師和同學們一同守歲,現場氛圍熱烈。

跨年夜,八個國家的留學生攜手奉上了一場場别樣跨年風光。

越南的春卷、韓國的拉面,在寒冷的冬日暖意融融;蘇丹的工藝品、孟加拉的文化牆,從布置到展示,每一項都是誠意滿滿,師生好奇而去,滿載而歸。

永利文法學院的胡程立老師不僅制作美食,更帶着朋友來體驗歡樂節的異域美食。她們漫步在美食區中,感觸頗多:“這是我在華農第一次品嘗到異國美食,這些美食都很有地域特色。”


一動一靜 共享文藝

“星光”鋪滿夜空,點亮從東運動場通向創意之夜場館的路,藝術館外場的星座圖和行星布景與主會場的地球模型相呼應,展現星系航行時代,勾連着一動一靜的不同意境。

傳統文化孕育歡樂,傳統文化根植華農。此次創意之夜以“傳統文化”為主題。在藝術館開展了複古漢風街、新銳民俗秀、童趣繪本館、匠心DIY坊、觀皮影、賞京劇、漢服茶藝、詩詞書畫、天文觀測、個性影展等一系列活動。

皮影戲《哪吒鬧海》的聲音穿雲擊石,在藝術館上空盤旋。“沒有想到學校居然真的請到了皮影戲劇團來演出!”看着“羅山皮影戲—新秀劇團”幾個字,來自動醫1805班的楊澤不禁贊歎出聲。中場休息時分,師生一起動手體驗皮影戲,現場好不熱鬧。

DJI_0065

藝術館—皮影戲放映【學通社記者 黃榮菁 攝】

藝術館—畫臉譜【學通社記者 黃榮菁 攝】

倍閱書店簽名牆【學通社記者 徐嘉其 攝】

“我熱愛京劇與傳統文化,我們一直倡導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産,所以我也想做點什麼。”來自京劇體驗區的負責人趙聰穎如是說。

藝術館另一角,獅山文創展覽區溫暖人心。绛唇輕抿,襦裙精緻,映襯燈光點點,宛如隔世。在漢服體驗街,漢服試穿活動為同學們提供了“一條龍”服務,不僅可以讓同學們穿上漢服,還可以給同學們畫上漢唐的妝容。

皮影、漢服、花鳥畫的負責人徐朗說道:“國家在變強變大,也更注重文化軟實力,所做的這些活動也是在順應當下國家的文化傳承。”

創意還在倍閱書店。國學文化造就品格,倍閱書店與永利國學社結合,以知識為載體,通過六大闆塊的猜謎,帶來了一場猜書名、猜人物、猜故事的讀書之旅。


燈謎流連 樂享古韻

“詩謎書于燈,映于燭,列于通衢”,時至今日,猜謎這一傳統仍保持着旺盛的生機。

而本次獅山歡樂節,燈謎以一種新的方式出現在“謎宮”和燈謎路。謎宮區位于第二運動場裡偏東南的排球場,這裡的燈均以小紅燈籠罩住,下綴紙條,紙條上便是燈謎。

謎面别具特色,除了傳統的“紙筆”作答,“猜燈謎”活動還新設了手機小程序作答的形式:每個燈謎都有其對應的編号,參與師生通過掃描謎面上的二維碼,便可以進入相應小程序進行猜謎。在增加遊人參與度、增強活動互動性的同時,也将傳統民俗文化與現代信息技術結合。

猜燈謎【學通社記者 段智為 攝】

值得一提的是,在“謎宮區”外,還特别設置了DIY燈籠活動區。新年祝福、卡通漫畫、漢字書法等各類創意均體現在了DIY燈籠上。應化1602的楊帆是第四年來參加“謎宮”的活動,她說道:“DIY的燈籠很可愛,現在的燈籠越來越有創意,不像以前,統一都是普通的紅燈籠樣式。”

社會學1905的張鑫表示:“有一個謎語的謎面隻有一個英文字母‘W’,謎底卻是成語‘一波三折’。我覺得這個謎面很形象,很考驗我的想象力。”


相約守歲 遇見未來

在東運動場草坪的中央,聚光燈投射在早已搭建好的舞台中央。随着新年腳步的臨近,師生們即興登台,表演節目、展示才藝。他們有的是音樂零基礎,但被情境所感,即興登場,放聲歌唱。

11點59分,跨年夜的狂歡進入零點倒計時。“5,4,3,2,1!新年快樂!”跨年狂歡夜現場的人群中爆發出陣陣掌聲,師生們用笑容、歡呼迎接着新的一年。

歡樂在東運動場每位師生臉上綻放,歡愉的情緒傳遞在漫漫寒夜,迸出别樣的溫暖與風采。

DSC_5693

888

DJI_0014

DSC_5468

微信圖片_20200101100510

微信圖片_20200101100504

校領導高翅、李召虎、王從嚴、廖濟忠、郭剛奇、青平、楊少波分别為師生送上新年祝福、派出大禮包。

校黨委書記高翅帶領全體師生高聲齊呼“新年快樂”。校長李召虎在新年寄語中說:“2019我們和祖國一道度過了難忘的一年,學校取得了重要的成就,讓我們共同期盼2020華農更好更美。”他衷心祝願同學們學業有成、健康快樂,衷心祝福學校事業更加輝煌。

運動場上,“新年快樂”的祝福此起彼伏,大家沉浸在跨年的喜悅之中。

而此時,獅子山廣場中央校慶LOGO已經從2019換成了2020,遠處的獅山卻依然肅靜挺立、栩栩生輝。

2020已悄悄來到華農,一元複始,萬象更新。

換新的标示【學通社記者 褚楊喆喬 攝】


記者手記:

歡快、融樂、創意、驚喜、熱情、溫暖、回望、憧憬……閉上眼,“獅山歡樂節”的美好畫面仍在眼前。

這是一場延續數年的跨年狂歡,她已然成了數萬華農師生和校友的集體記憶。

以歡樂為核心要義的嘉年華,蘊含着“促進師生融樂、激活校園創意、體驗生活美學”意義的“獅山歡樂節”完滿實現了“創意荟聚獅山、歡樂遇見未來”。

然而,她又不單純是一次狂歡,抽象出來,她即是以文化人、以美育人。

學校曆時數月,慮于細微、精心籌備、創意策劃,隻為展現一堂育人大課;

同學們創新思路、自主發起、公開競标、體驗參與,隻為創新展現、鍛煉成長;

師生們齊參與,其情融融、其樂也淘淘,在一同跨年中感喟大學美好;

教職員工參與其中,成為歡樂海洋的一滴水珠,終究彙聚成“人人時時事事處處皆育人”的海洋;

市民和兄弟高校師生也來到現場,一些細節如垃圾分類标識等,也預留公民道德的空間;

獅山變成一個能量場,即便廣播失物招領和水電安全提醒,都溫馨默默,讓人感知愛與溫情。

世界上一流大學無不有一流文化,“用一流文化涵育一流大學建設”即是這場歡樂的初衷和起點。

越是宏大的話題,越是需要一個個載體和個體去講述。恰似“獅山歡樂節”,關照着文化建設的育人意義。

新甲子元年,已經給每個真情關心、用心感悟這所學校發展的人以心靈觸動。

時光從不負約,2020如期而至。“獅山歡樂節”所孕育的“三全育人”和“五育并舉”,見證着一個更人文、更創新、更國際的新時期華農茁壯成長。

華燈上、夜未央,踏歌而行,不負韶光。


(本文作者系學通社記者 毛文賽 魯藝冰 校新聞中心記者 川竹 學通社攝影部供圖 審核人 常慕佳)

版權所有:Copyright © yl7703永利(中国)有限公司官网

地址:湖北省武漢市洪山區獅子山1号yl7703永利第四綜合樓

郵箱:myoffice@mail.hzau.edu.cn

電話:027-87282091

郵政編碼:430070

微信公衆号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