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平台

當前位置: 首 頁  >  科學研究  >  科研平台

農業動物遺傳育種與繁殖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發布時間:2015-11-16  作者:  浏覽次數: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農業動物遺傳育種與繁殖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英文名稱:Key Laboratory of Agricultural Animal Genetics,Breeding and Reproduction
     (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Ministry of Education
成立時間:2005年
隸屬部門:教育部
實驗室主任:趙書紅
聯 系 人:周全

聯系電話:027—87287466


研究内容

以農業動物遺傳改良為總體目标,以應用基礎研究為主、向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延伸。即針對動物遺傳育種與繁殖科學研究發展趨勢、我國養殖業産業發展中的重大科學技術問題與需求,瞄準學科前沿,将高新技術與常規技術有機結合起來,從群體、個體、細胞和分子水平深入研究農業動物的主要經濟性狀遺傳規律和形成機理,種質資源生物學評價,畜禽、淡水養殖動物繁殖育種新理論、新方法和新技術,培育畜禽和淡水養殖動物新品系(種)。主要研究對象包括豬、牛、羊、家禽和淡水魚類等。目前,實驗室形成了四個主要研究方向:
 1、畜禽重要性狀遺傳規律與種質資源創新;
 2、畜禽分子生物學與育種;
 3、畜禽生殖生物學與生物技術;
 4、淡水水生動物遺傳資源與繁育


取得的成績

  實驗室主要從事農業動物遺傳改良的應用基礎研究,具備了承擔國家相關領域重大(要)科技任務的能力,具有較強的國際合作與交往能力、社會服務能力,在國際國内相關研究領域具有一定的學術影響和地位。2000年以來,本實驗室承擔各級各類研究課題115項,到賬研究經費3958.43萬元,其中條件建設費915萬元。其中承擔“973”、“86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科技攻關項目等國家重要研究課題27項,到賬經費1710.5萬元,本實驗室承擔的國際和國家科技任務經費占研究總經費的61.6%。
   本實驗室已經與美國、英國、法國、瑞典、丹麥、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家的一批科研機構和大學建立了密切的合作關系,并獲得了國際科學基金(IFS)3項、澳大利亞國際發展基金1項、英國生物技術和生物科學研究委員會(BBSRC)資助1項、CRSP國際合作1項、歐盟項目1項。到賬研究經費折合人民币約178.3萬元。
  實驗室積極促進科技成果轉化與社會服務,主持承擔國家農業成果轉化基金 “中國瘦肉豬新品系DIV、SII系的開發與利用”、“絹絲麗蚌規模化育苗與高密度增養殖技術中試”、“高産仔無應激杜洛克種豬生産技術” 3項,承擔了一批農業部、湖北省豐收計劃項目、橫向課題,通過這些項目的實施,選育出各具特色的瘦肉型豬專門化品系7個,篩選出優良雜交組合5個,僅在規模化養豬關鍵技術方面就大面積推廣先進适用科技成果15項,種豬推廣到湖北、湖南、江西、福建、廣東等10多個省市,社會經濟效益顯著。實驗室先後獲得各級各類科研獎勵19項,申請和獲得國家發明專利24項,鑒定成果10項,先進适用成果大面積推廣應用,取得顯著的社會經濟效益。在GenBank登錄基因序列300餘條,定位基因160餘個,22個基因的定位結果及31篇文獻被國際ARKDB數據庫收錄。主編或參編專著19部。發表學術論文375篇,其中國内核心刊物225篇、SCI收錄77篇。擁有畜牧學和水産學2個一級學科博士點、畜牧學博士後科研流動站,近五年畢業研究生158人,其中畢業博士、碩士各57人和100人。目前在讀研究生177人,其中博士研究生49人。另外在站博士後1人。

版權所有:Copyright © yl7703永利(中国)有限公司官网

地址:湖北省武漢市洪山區獅子山1号yl7703永利第四綜合樓

郵箱:myoffice@mail.hzau.edu.cn

電話:027-87282091

郵政編碼:430070

微信公衆号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