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豬健康養殖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是根據教育部、湖北省關于實施高等學校創新能力提升計劃的重要精神,按照“國家急需,世界一流;制度先進,貢獻突出”的要求,圍繞養豬業轉型升級的國家重大戰略需求,2012年9月,yl7703永利聯合國内優勢高校、科研院所和行業龍頭企業面向生豬健康養殖行業組建而成。2014年5月,中心獲得湖北省協同創新中心認定。2018年10月,中心以優秀(排名第一)通過湖北省協同創新中心驗收評估和現場考察。2019年9月,中心獲得教育部辦公廳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認定。
當前,中心有固定人員中心有PI 38人、研究骨幹66人,包括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國家級領軍人才8人、國家級青年人才8人;省部級以上創新團隊9個,其中,陳煥春院士領銜的創新團隊入選我國獸醫領域第一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研究群體;趙書紅教授領銜的創新團隊入選科技部創新人才推進計劃重點領域創新團隊。
經過十多年的建設,中心在解決我國養豬業“養殖效益低下、食品安全問題突出、環境污染嚴重”等三大突出問題上成效顯著。2015年,中心主任陳煥春院士帶領中心成員,牽頭制定“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畜禽重大疫病防控與高效安全養殖綜合技術”項目并推動實施。中心牽頭單位以第一完成單位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2項、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1項;獲新獸藥證書13項,授權專利188項;牽頭制定标準11項;發表SCI論文893篇,其中單篇IF>9.0的有59篇。攻克了樓房養豬等關鍵共性技術20餘項,突破重大理論、科學問題和關鍵技術46項。建立了非洲豬瘟背景下普惠育種模式(母豬自循環+基因組選擇+精準選配)和智能樓房養豬新模式等,母豬每年提供的斷奶仔豬(PSY)增加3頭,全程成活率提高8%;降低全程造肉成本1元/斤;提高氮利用效率6.3%,降低氮排放19.68%。母豬精準飼養等技術應用面覆蓋了10餘個生豬主産區的100餘家大型養殖企業和飼料企業,年推廣規模超140萬頭母豬,創造直接經濟效益超過40億元。孵化出校辦企業武漢科前生物股份有限公司。該公司是獸用生物制品領域發展最快和最具發展潛力的企業,2020年9月在上交所科創闆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