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制度

當前位置: 首 頁  >  永利概況  >  學院制度

動科動醫學院進一步加強和改進“三全育人”工作的實施細則

發布時間:2024-04-01  作者:  浏覽次數:

(一)總體要求

通過“創新、創造、創業”引領,讓“三全育人”貫穿于學生主體的學習生活、成長成才的全過程,形成育人導引力;讓“三全育人”聯通教學科研、管理服務、文化環境等要素,形成育人協同力。将“十大育人”落實到學院工作的各個環節,落實到每一名教職員工,進而激發學生學習内生動力并挖掘專業内在的精神和文化,切實提升人才培養水平。

(二)實施體系

1.加強組織領導。強化“三全育人”工作的組織與協調。明确學院黨委書記和院長為組長,黨委副書記、副院長、教師代表共同組建“三全育人”工作領導小組,學院辦公室與本科生工作、研究生工作、教務工作等業務辦公室抓具體落實。學院将“三全育人”納入事業發展整體規劃和人才培養方案,定期召開黨政聯席會議,針對“三全育人”工作進行專門研讨,每年在學院工作要點中列出具體内容。将思想政治工作與教學、科研、社會服務、國際交流等工作同時部署、同時檢查、同時評估,實現協同協作、同向同行、互聯互通。

2.優化育人體系。全面梳理“十大育人體系”,從資源、路徑和實施等方面抓好“三創”育人工作,均以創出新機制、創造新美好和創出新業績來推動“三全育人”在學院落地、落小、落實,不斷提升育人成效和實效。

2.1課程育人。創新現有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的機制。

2.1.1制定學院課程育人工作方案,優化課程設置,完善課程設置管理制度。

思政課:強化思政課程建設,用好課堂教學“主渠道”。對學院負責的思政課程如:形勢與政策、團課等落實集體備課制度,創新豐富黨、團課形式,提升質量。推行學院黨組織書記講思政課。

專業課:梳理專業課程所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載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納入專業課教材講義内容和教學大綱,作為必要章節、課堂講授重要内容和學生考核關鍵知識。

2.1.2發揮專業教師課程育人的主體作用,鼓勵教師增加在線開放課程、虛拟仿真教學、翻轉課堂等,豐富專業課程授課形式等。同時,打造示範課堂,深化課堂思政。把課程育人作為教學督導和教師績效考核的重要方面。

2.1.3建立課程标準審核和教案評價制度。制定加強課堂教學管理、提高教學質量的實施辦法,明确課堂教學紀律要求。落實院領導和教學督導聽課制度,每學期聽課次數不少于4次。

2.2.科研育人。創新科教協同育人,創造美好科研環境,創建師生科研交流新舞台。

2.2.1建立科教協同育人機制,統籌科研育人激勵機制。如學院現有的教師績效獎勵、學生的獎學金獎勵辦法等,把育人成效作為科研團隊表彰的重要參考,形成師生共促的機制。

2.2.2狠抓學術規範與學術道德,構建集教育、預防、監督、懲治于一體的學術誠信體系。項目負責人或科研團隊負責人注重對師生開展誠信教育。每年至少2次開設學術道德與規範的專題講座。

2.2.3搭建分層分類師生科研交流互動舞台。重視新生“專業導學”,提升學生專業興趣,增強學生探索欲望。請學術大咖講解“你最關心的學術前沿”,新生第一學期不少于7次。開展“科研近距離”活動,安排專業實驗活動,新生第一學期不少于4次。重視因材施教和個性化培養,在大二期間推進本科生導師制,讓導師為學生學習和健康成長提供導向性和指導性服務,切實提高本科生的教育教學質量。突出科技創新實踐,大力推進高年級學生進實驗室進行科學研究,每年通過科技創新立項和科學實踐進入實驗室的學生不少于200人。

2.3實踐育人。創新推進實踐育人機制,創造實踐育人新業績。

2.3.1建立社會實踐長效機制。将實踐育人工作納入教學計劃。建立穩定的社會實踐、志願服務和生産實習實踐育人基地。每年新增實踐基地2個以上,加強維護原有基地。制定實踐育人相關管理與激勵制度。

2.3.2加強創新創業教育,開發專門課程,健全課程體系。推進實施“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支持學生創新創業,推動每年新增創新類項目不少于20項,創業類項目不少于4項。

2.3.3 深入開展社會實踐、生産實踐、志願服務、創業實訓、技能大賽等特色實踐活動。穩定已有的實踐活動,每年開展社會實踐項目不少于50項,志願服務項目不少于10項,其中,精品項目不少于5項。争取每年在創新創業、專業技能等大賽中獲省部級以上獎勵3項以上。

2.4.文化育人。創新學生活動類型,創造文化活動品牌。

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教育為重點。開展三類文化活動:創新前沿類(如:師生學術文化活動),創造美好類(如師生時政文化活動、國際文化活動、體育文化活動、節日文化活動、心理文化活動等)和創業體驗類(如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學生創業教育、指導、競賽,教師創業分享等)。

2.5.網絡育人。創新網絡文化活動,創造網絡工作隊伍,創網絡育人新面貌。

2.5.1重點培養網絡育人力量,動員引導廣大教師,特别是學術大師、教學名師、優秀導師、輔導員班主任重視網絡文明、參與網絡育人,建設一支政治強、業務精、作風硬的網絡工作隊伍。嚴格管控學院已有網絡公共平台,如學院網站、微信公衆号等。

2.5.2探索網絡育人工作管理和激勵辦法。例如網絡育人工作量認定,完善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的原創網絡作品獎勵辦法等。

2.5.3結合專業特點開展網絡文化活動。

2.6.心理育人。創新拓展育人隊伍,創造有效預警防控體系。

2.6.1建立院系、班級、宿舍“三級”預警防控體系,完善信息員制度。建立轉介診療機制,提升工作前瞻性、針對性。拓展心理育人隊伍,将專業教師、輔導員、班主任、班級心理委員等都納入心理育人隊伍中。

2.6.2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通過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信息員專業知識培訓、心理健康教育知識推送等實現心理健康知識教育全覆蓋。每年對信息員心理健康相關知識培訓不少于3次。對專業教師、輔導員、班主任等教師隊伍的心理健康專業知識培訓,每年不少于1次。

2.7.管理、服務與組織育人。貼心做好學生日常管理。着力于“學生一輩子的幸福”,落實“十大育人體系”相關要求,結合學院實際和學生發展特點,細緻入微地做好學生的日常管理工作,讓學生在學習生活和成長成才過程中有歸屬感、獲得感和幸福感。充分發揮黨組織育人保障功能和群團組織育人紐帶功能。

2.8.校企協同育人。為新生班聘任企業班主任,為學生做好行業導學,與學生話人生、談理想,導學、導規劃、導人生。邀請優秀企業家來校交流分享,引導廣大學生立大志、做大人、成大事。組織學生進入行業知名企業實習實踐,帶領碩士團和博士團走進企業參觀交流。聘請行業企業家為學院創新創業指導教師、碩士生培養第二導師等。充分發揮校企協同育人的優勢,積極探索校企深度合作培養人才新途徑,努力創新推進三全育人工作。

2.9.資助育人。在學校已有國家三金和校級企業獎助學金基礎上,進一步完善煥春基金獎學金和學院企業獎學金的評選辦法,結合校院兩級獎助體系,切實幫扶學生減輕經濟壓力,給予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基本生活保障。同時進一步加大對大學生科研創新的獎勵力度,營造濃厚學術氛圍。

3.構建本科生導師制度。在本科生班主任、企業班主任基礎上,進一步強化專任教師對學生的育人作用。自學生進校起,在全院範圍内,以學年為單位,為本科生匹配專任教師作為導師。針對大一新生不熟悉專業教師的情況,大一年級本科生的導師由學院統籌安排,每位專任教師将作為3到4名本科新生的導師。進入大二年級後,将由學院組織,專業教師和本科生雙向選擇,每位專任教師仍将擔任每個本科生年級3到4名學生的導師。本科生導師将擔負起啟迪學生創新思維,培養學生科研素養的重任。

(三)實施保障

1.強化宣傳引導。建好、用好各類新聞陣地、新媒體平台,加強對“三全育人”綜合改革内容的宣傳,營造師生人人知曉、人人參與的濃郁氛圍。

廣泛組織專家學者進行研讨,聽取專家學者意見和建議。充分調動和發揮專業教師、科研團隊、黨支部、業務管理辦公室等的積極性。主動謀劃育人方式改革創新,營造氛圍,達成共識,形成合力。加強與同馬克思主義學院、理學院、外國語學院、體育課部等擔任課程教學的學院(部)的聯系與交流,提升課程育人、思政課堂和課堂思政等工作合力。

2.注重調查研究。圍繞三全育人工作每年開展師生思想政治狀況調研,聚焦短闆弱項,着力打通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盲區、斷點,構建一體化育人體系,制度和模式可轉化、可推廣。健全學院領導聯系師生、談心談話制度,及時了解師生思想狀況和具體訴求。學院黨政主要負責同志每學期參加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2次以上。

積極圍繞“三創”開展調查研究,學院領導班子、輔導員、專業教師要結合自身所負責工作領域,有針對地開展研究,及時發現問題,并提出解決方案。同時,将“重心下移”與“眼睛向外”相結合,一方面深入學生群體,掌握第一手數據和最新情況;另一方面走出校門開展相關工作考察調研,借鑒學習。每年選派輔導員、班主任、專業教師、行政管理人員參加各類培訓和國情考察活動,拓展眼界,豐富見識,豐富“三全育人”知識儲備。

3.落實評選激勵制度。建立健全“三全育人”激勵制度,每年年末由學院組建“三全育人”工作成績評選領導小組,結合十大育人體系,将全年育人工作分為十個方面進行考評,每個育人方面評選出1到2名的先進工作個人,頒發榮譽證書并由學院撥出專款對先進個人進行獎勵。

4.突出抓好重難點

(1)要打破“一畝三分地”的固有思維。不能局限于做好本職範圍工作,要建立“專任教師-思政工作者-專業技術人員-管理服務人員-學生朋輩”協同機制,共同做好育人工作。

(2)要處理好傳承與創新的關系。既要堅持好的傳統,也要在堅持中要順應時勢做好體制與機制、内容與形式的創新,積極争取各方面資源,不能囿于已有成果,止步不前。

(3)要鞏固樹立品牌。全面推動“三創”育人品牌創新,豐富和發展特色品牌的内在育人元素和育人價值。

(4)發揮專任教師的引領示範作用。學院的師資優勢明顯,要搭建更多平台,各顯其能,發揮所長,鼓勵優秀骨幹師資率先示範,從而調動和發揮好全體專業教師的作用,進而調動全員力量,齊心協力參與到三全育人工作中。

(5)激發學生的主體性。要遵循育人規律,在育人過程中,要尊重曆史、尊重學生,激發學生成才動力。育人舉措要獲得學生認同,及時解決學生成長成才中的問題。

版權所有:Copyright © yl7703永利(中国)有限公司官网

地址:湖北省武漢市洪山區獅子山1号yl7703永利第四綜合樓

郵箱:myoffice@mail.hzau.edu.cn

電話:027-87282091

郵政編碼:430070

微信公衆号

Baidu
sogou